500枚战斧巡航导弹,这个数字砸下来,听着就让人心里一紧。这不是电影里的情节,而是日本防卫省实打实的采购计划。
与此同时,日本自家改进的12式反舰导弹也已经开始量产。说是反舰,可如今的射程目标直指1500公里,这已经远远超出了海上防御的范畴。如果把这东西部署在九州岛,那意味着什么,地图上随便一划都让人心惊。这已经不是防御,而是把战火推向别人家门口的姿态。
事情当然没这么简单。背后总有个影子在晃动,那就是美国。从菲律宾部署陆基中程导弹,到如今武装日本,剧本似乎都写好了。美国不仅卖给日本战斧,还批准了更先进的AGM-158C巡航导弹的出口,这种具备隐身能力的防区外武器,可以直接由日本航空自卫队的F-15J/DJ战机挂载。美国的算盘打得噼啪响,就是要让日本成为冲在最前面的那颗棋子。
日本国内的政治气候也在悄然变化,这种变化绝非偶然。右翼势力的抬头,甚至像高市早苗这样的极右翼代表人物能够成为执政党总裁,未来还可能成为首相,这背后离不开美国的默许甚至纵容。一个军事上被松绑,政治上向右转的日本,才是美国最希望看到的,最适合用来搅动东亚局势的工具。
美国的这套玩法,在欧洲已经上演过一次。通过挑起俄乌冲突,美国成功地让欧洲的能源和安全都牢牢地依赖自己,军火商赚得盆满钵满,自己则坐收渔翁之利。现在,他们似乎想在亚洲复刻这一幕,通过怂恿日本主动出击,挑起地区的紧张和混乱,从中攫取利益。
日本的防卫方针已经有了名显的改变,从专守防卫到推动“决战境外”,这一步迈得很大,也很危险。当射程上千公里的导弹开始量产,当500枚战斧导弹陆续到货,所谓的和平宪法,实际上已经被掏空了。
这盘棋,到底谁才是真正的棋手,谁又注定是棋子?
新手炒股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